站内搜索:
联系人:王凯盈
联系电话:13903746289
网址:http://www.xcfdcxh.com
邮箱:xcfdcxh@126.com
导语:深圳“房奴”压力有多大?深圳中原地产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深圳平均房价收入比为18:1,远高于国际合理水平3~6倍。南山、宝安部分家庭,月度总收入甚至抵不上供楼的月供款。深圳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中了解到,持续上涨的房价,成为房价收入比大幅超越国际警戒线的“元凶”。
南山宝安“房奴”入不抵供
根据市统计局、规土委和中原地产二手房成交均价等数据,得出去年深圳人的月供收入比为87%,2010~2012年间,深圳全市房价收入比维持在15~18倍之间,远高于国际上的合理水平3~6倍。
从原特区内主要区域来看,南山和福田两区二手房价相当,均处于全市较高水平。但由于福田区以金融高薪行业为主,发展起步较早,在2010~2011年间福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南山区高8000元/年左右,所以南山区房价收入比高达20倍左右,福田区为17倍左右,分列全市第一、第二。罗湖区有部分金融高新企业聚集于此,所以家庭年均总收入与福田、南山相差不大,但由于房屋楼龄较高,居住环境稍差,房价仅为福田、南山区的70%左右,所以房价收入比仅在10倍左右,处于全市范围内购房压力最低的区域。
原特区外区域中,宝安区近几年房价受区域规划和商业发展一路向西等因素的影响,房价节节攀升,但由于区域内以工厂职工为主,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远赶不上房价的涨速,所以房价收入比从2010年的16倍左右,攀升至2012年的约19倍。
从各区的表现来看,南山区和宝安区月供收入比已经超过100%,也就是说如果夫妻双方均在这两个区域内上班,且购买的是本区域的住房,则他们不吃不喝也供不起当月的房贷。老城区罗湖月供收入比为58%,处于全市最低水平,但也远高于国际合理水平,其次为龙岗区为74%。
房价涨幅远远大于收入涨幅
“近几年深圳家庭平均收入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而房价则持续上涨,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造成房价收入比值增大。”深圳中原地产副总经理贺晓丽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市规土委统计数据,11月份深圳一手住宅价格为21685元/平方米,较去年成交均价18906元/平方米,上涨14.7%;11月份福田的住宅价格,更是达到了53587元/平方米的历史高位,南山和罗湖的均价水平也长期徘徊在3.8~4.2万元/平方米。
“三年前,这套98平方米的房子170万元就可以拿下来,现在市价达到了320万元。”家住梅林一村的谢先生,很庆幸自己当初买下了这套房子,这三年,他和妻子的年均收入一直在30万元左右。
在华强北上班的杨女士则没有这么幸运。两年前,她打算购买龙华水榭春天,当时1.7万元/平方米就可以买到,她觉得房价可能还会跌一阵子,就一直等到现在的2.8万元/平方米,也没有买成。更让她郁闷的是,今年公司效益不好,收入降低了一成。“这样一涨一跌,对我而言,房价收入比更高了。”杨女士如是说。
房价有无泡沫不能全看与收入的比值
深圳人要奋斗近20年,才买得起一套房,是否说明深圳房价存在泡沫?
贺晓丽认为,房价泡沫的结构比较复杂,不能仅凭房价收入比这一个数据来推断,尚需考虑供求关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等诸多因素。
“用房价收入比的‘国际合理水平’来衡量中国,甚至深圳的情况,需要考虑国情和地方因素,”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部分市民的收入结构具有不稳定性,灰色收入的存在干扰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而灰色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房价的上行。因此以‘不可视’的收入,来衡量‘可视’的房价得出的比值,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房价收入比只能作为考量房价泡沫的一个参考值,而非决定性因素。”
昨日记者采访时发现,深圳平均房价收入比为18:1,与置业者的日常感觉有较大差异。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如果以现在的收入水平,买一套3万元/平方米的三房,可能需要25~30年不吃不喝。上文提及的杨女士则称,以她年收入10万元的水平,现在买龙华那套市值350万元的房子,需要约35年的时间。